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自拍晒照 > 正文
    购物车
    0

    大山深处沸腾了!信阳这个村登上河南卫视

    信息发布者:吴庄村
    2017-11-12 20:09:44   转载

      河南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三山一滩”地区,在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中,怎样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新华社高级编辑、时事评论员吴学兰将作为河南卫视《脱贫大决战》的特约记者,带领广大电视观众走进位于大别山区的新县西河湾村,访古村、尝美食,看当地群众怎样把风景秀丽的绿水青山努力变成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



    01

    访古村,百年旧居焕新颜

    位于大别山区的新县,有着厚重的红色历史。当年不到十万人的新县,曾走出43位开国将军,有5.5万人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这里“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同时,新县还有很多隐于深山的古老村落。此次吴学兰走访的西河湾村,就是一个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曾几何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山高路险的西河湾渐渐没落破败。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村里一度只剩下三四十人。进村的道路灌木丛生,富有豫南特色的民居也坍塌成了断壁残垣。近年以来,随着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借助新县“英雄梦,新县梦”工程的推动,这个古老的村庄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需要提前预订的星空帐篷主题客房,设计高档的精品酒店,“修旧如旧”的古老民居,干净整洁、山青水秀的整体观感,如今的西河湾村,已经成了古村落主题旅游的热门线路,吸引着无数的游客纷至沓来,也吸引着西河湾的村民返乡创业。


    02

    尝美食,家门口圆了致富梦

    在西河湾村独特的“狗头门楼”前,吴学兰见到了村里的脱贫带头人、西河农耕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思恩。

    张思恩是土生土长的西河湾人。年轻时,为了生计,他离开家乡到大城市闯荡。20多年的“北漂”生涯,让张思恩从一名建筑工人,成为两家公司的老板。自己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可他却始终放不下遥远的家乡,忘不了西河湾的一草一木。最终,他不顾家人的反对,选择回到家乡,成为西河湾返乡创业的第一人。

    跟着张思恩,吴学兰见到了在路边摆摊的村民张因禄、王佳梅夫妇,他们制作的是一种西河湾的特色美食——观音豆腐。绿色的豆腐让吴学兰非常好奇,品尝了一碗之后,吴学兰立即对观音豆腐独特的口感赞不绝口。吃完美食之后,吴学兰一边体验“观音豆腐”的制作过程,一边和王佳梅夫妇攀谈了起来。原来,他们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几年前的一天,他们在北京打工时,偶遇了老乡张思恩,在张思恩的劝说下,开始回村里创业。如今,他们制作“观音豆腐”的小摊一天能收入一百多元,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致富。


    西河湾村返乡创业的不止王佳梅夫妇。村里开农家乐的“80后”张洋,曾经在韩国打工多年,曾经三年没有回家,远离家人的他倍感孤独。随着村里的旅游业越做越好,他也在父亲的劝说下回村创业。


    “现在不仅一家团聚了,而且赚的钱比在韩国打工赚的还要多。”说起未来的打算,张洋说他要精心钻研,争取在厨艺大赛上拿到冠军,把家里的农家乐越办越好。


    越来越多的村民腰包鼓起来了,以前离家的村民也慢慢开始回乡。张思恩说,西河湾村人最少的时候是40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100多人回到村里,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村民回家来创业,享受故乡的绿水青山,共享致富的金山银山。


    03

    乡愁  把事业有成的张思恩带回家乡


    什么是乡愁?面对主持人阿丘的问题,西河湾村返乡脱贫带头人张思恩的回答全是童年的记忆,早上五六点起床上学、众多的兄弟姐妹、捉迷藏……


    张思恩的这些童年记忆,正在一步步、原汁原味地在西河湾复原,也正在迎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节目的拍摄过程中,吴学兰深深地体验到了西河湾的古香古色,对其赞叹不已。


    著名主持人阿丘在节目中说,乡愁有些是挂念、有些是责任。2013年,新县发起“英雄梦、新县梦”的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2014年1月,西河湾挂牌成立了西河农耕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机制,积极探索民建、民管、民受益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当时,张思恩已经在北京创业近20年,是两家公司的老总。被家乡建设所感召的张思恩领办了合作社,建起河南省第一家粮油博物馆,设置书法、竹编等展览区,打造原生态精品农业,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河湾变了,河里的杂草、淤泥清理了,地下管网埋上了,昔日的主街道也变成了宽阔的石板路。



    04

    乡愁  让更多的游子返乡创业

    制作观音豆腐、体验古法榨油,吴学兰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受着“旅游扶贫”脱贫模式给西河湾带来的巨变。


    “旅游扶贫”离不开农家乐、民宿。天晚了,吴学兰带着亲手榨好的油,来到张洋家的农家乐。


    张洋的父亲就是农家乐的带头人之一。当时,张洋的父亲已经买好了去广州打工的车票,被上门的张思恩留了下来:“要是搞农家乐挣不了你一年打工的2万块钱,我赔给你!”结果农家乐当年就收入了8万元。3年经营下来,农家乐经营得有声有色。在韩国打工的儿子张洋,见到家里的农家乐开得这么红火也留了下来,“现在不仅一家团聚了,而且赚的钱比在韩国打工赚的还要多。”说起未来的打算,张洋说他要精心钻研,争取在厨艺大赛上拿到冠军,把家里的农家乐越办越好。


    越来越多这样有头脑、有想法的年轻人不断返乡创业,为西河湾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05

    乡愁  成为西河湾村最美丽的风景线

    修缮古民居、发展古法榨油、打造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合作社积极探索“旅游+”模式,不仅让被贫困束缚了多年的乡亲致富脱贫,更把剪纸、纺织、榨油、爆米花这些儿时记忆重新搬回到世人面前。

    如今,不但村子的记忆得以传承,人、景、文化巧妙地融合,构成了一份独特的乡愁。这份乡愁,正在引导西河湾村打造最美丽的风景线;这份乡愁让更多的游子返乡创业,建设家园;这份乡愁也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让西河湾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致富。


    >>END<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